主页 > 新闻中心

刷脸支付详解!刷脸支付历程、优势及劣势(刷脸支付诈骗案件)

雨乔说事 2024-05-06

原标题:刷脸支付详解!刷脸支付历程、优势及劣势

1. 刷脸支付的发展历程

先介绍一下刷脸支付的背景,先来看看他的发展历程:

2013年7月芬兰创业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

2015年的德国汉诺威展上,马云在现场演示了刷脸支付技术,震惊全场。

2017年9月1日,支付宝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这是刷脸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

2018年8月15日,在蚂蚁金服开放日广州站上,支付宝宣布刷脸支付正式商业化。

2018年12月13日,在支付宝开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宝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脸支付产品—— “蜻蜓”。

2019年1月16日全国首条刷脸支付商业街在温州五马街亮相,正式走进中小商户。

2019年3月19日微信支付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

在这场由刷脸技术引发的新一轮全球化移动支付前沿性新变革里,每快一步就多一分先机。特别是刷脸支付的特性——脱离终端脱离APP,一旦脱离微信体系的支付脱离APP那么微信社交高频属性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于支付宝而言,其重要意义不亚于一场诺曼底登陆。

而透过这一角,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关于线下支付,关于AI技术落地以及关于市场推广的生死竞速,以及一幕在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之间延续近十年的奇袭与复仇。

而从我目前了解到的数据,阿里系的「蜻蜓」已经铺设了10万+的终端,而腾讯系的「青蛙」仅有5K左右的数量,而且从阿里的态度和给出的政策来看,阿里是铁了心想在新的战场彻底甩开后者。

2. 刷脸支付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了什么?

坦白说,刷脸支付目前还处于市场教育的阶段,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目前还没有爆款的场景和应用产生,那么刷脸支付到底能给大家带来什么?

对于消费者:不用掏出手机进行付款,真正实现了我们「靠脸吃饭」的梦想。

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景下,刷脸支付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解放双手:如手提重物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脱离终端:忘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有态度的支付:AR能力叠加,让支付更有趣。

对于商家侧:

提高运营的效率:交互过程由客户发起,客户无需完成掏手机,解锁,打开app,调出二维码,展示二维码的复杂流程。

展开全文

降低成本:刷脸支付结合自助购等业务形态,能够更加直接的降低成本,把人力释放到更加有价值的岗位上。

引流能力:对于新事物,支付宝和微信都会大量补贴,比如刷脸红包,间接的为商户进行引流。

增值能力:结合客显的屏幕,可以叠加广告业务,动态的展示店内的促销等。另外结合刷脸能力可以高效的嫁接刷脸识别会员的能力,让会员开户,会员权益等过程更加高效。

3. 刷脸支付的本质

看问题看本质,刷脸支付是脱离了私人终端,脱离了APP的一种核身支付方式,把两大巨头的支付业务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因为微信在刷脸支付的战场上失去了核心优势:社交。

说是脱离终端,但是只是脱离了私人终端——手机,但是未脱离另外一个终端,识别设备,所以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判断考核落到了商户刷脸设备覆盖率上。

刷脸支付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核身的过程,证明你是你,所以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公共屏幕转私人屏幕的过程」

通过刷脸,一块放在商家收银台上的屏幕获得了你的UID,屏幕上展示了你的个人信息,让这次交易可以更个性化,并可以在支付完成之前和完成之后做无限延展:

比如说刷脸后识别我的线上会员展示我在这个门店的会员信息。

比如说刷脸后识别我的卡券钱包,展示我可以用于本次消费的优惠券。

比如说刷脸后结合我的消费记录或者兴趣偏好想我推荐更符合我的商品。

所以,单单看刷脸支付本身依旧是一个工具,真正有价值的在于更加高效的识别以及屏上交互和屏上营销。

那么刷脸支付真正的战场在哪里?

我们看到了线下的支付场景套用微信的话是用完就走的,但是用完就走是不产生价值的,在商业模式上能够持续长效的和用户发生关系的模式才有价值。所以可以预见刷脸支付上面的那块屏,并不是真正的主战场。

真正的主战场最终还是需要回到电子器官的延展——手机,这是一个随时随地能够触达到用户的地方。所以如果战场在这里,那么刷脸支付的定位就应该是一个引流的入口,是一个钩子,把用户勾回到阿里系或者腾讯系的APP上面去。

那就应该变成这样的逻辑:「公共设备的公共屏→公共设备的私人屏→私人设备的私人屏」

如果战场最终还是要回到手机端,刷脸支付也定义为一个引流的入口,那么阿里和腾讯会通过什么手段达成公共设备的私人屏到私人设备的私人屏的无缝对接?答案估计是小程序。

腾讯和阿里很早就布局小程序,小程序是轻量化载体,小程序于商家的意义,像是一把连接阿里、腾讯经济体、打通阿里与腾讯生态的钥匙。那么在刷脸场景内,商户可以借助小程序的能力,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露出,多端运营的能力。比如说在实体店完成刷脸支付后,调用会员小程序开通了会员,下次在使用滴滴打车到这家店附近后,门店小程序可以自动唤醒,告诉你有哪些会员优惠。小程序的能力,帮助商户的业务上实现场景化服务,打破了App之间的隔阂。

所以,如果把刷脸终端看成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工具,它集成了用户识别和采集,LBS定位,打通ERP的SKU库等等能力,将是一个强大的存在。

4. 刷脸支付的劣势

刷脸支付是否能成为未来的支付主流还需要看消费者的使用率,就目前而言消费者并不是太接受刷脸支付,其中主要有几个原因。

①安全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安全永远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地方。走在大街上是否有被盗刷的可能,生物信息是否会被泄露。

②场景问题,刷脸目前主要用于消费行业,如商超,餐厅,酒店以及乘车乘机,这些都是面对大众场景,很多消费者不愿在这些场景刷脸。

③接受问题,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有一个接受过程,从不愿意不相信接受到愿意与相信接受。这里面有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如曾经扫码支付一样。

5. 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刷脸支付有优势也有劣势,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刷脸是风口,而且我也十分坚信阿里和腾讯的All in式的投入会让刷脸业态未来2-5年内走向成熟和顶峰,从而改变整个支付行业和零售餐饮行业。

这是一场阿里与腾讯之间关于流量入口的争夺,目前从机具数量上,阿里是遥遥领先了腾讯一大截的,但是我们相信腾讯一定会想办法迎头赶上。

而在这场变革中浪潮,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这场巨头的较量中获得利益?了解详情:chencaiY99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