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大财,关于支付行业的秘密(快钱支付是什么平台怎么突然有扣费)
支付行业:曾经的巨龙与之后崛起的黑马
一个行业为何能赚钱?因为它提高了资源之间的流动效率。
提高物品流动效率的叫物流业,提高信息流动效率的叫互联网行业,提高金钱流动效率的叫金融行业。今天要聊的就是金融行业的一支——支付行业。
这个行业如何赚你的钱?你用招行卡在工行ATM机取钱,它收你一点手续费;你在餐厅刷信用卡付款,它收餐厅一点手续费;你每次非现金支付,都会产生手续费,最终给某家公司,这家公司叫银联。
解读银联
它就是银行卡联盟,2002年3月成立在上海。为何成立这样一个联盟?当然是赚钱!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用?
2002年之前,各家银行都是自干自的,你钱存工行,只能在工行ATM取;你用建行信用卡,只能在建行POS刷卡。想跨行?没门,银行系统没对接。
于是,在央行推动下,银联成立,搞了个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将各银行系统和数据对接。从此,你用工行卡去建行ATM取钱,不会被骂傻子,开心!

所以,银联起桥梁作用,将银行连成网,收点过路费很正常!银行那么多,银联只有一个,慢慢地,银联成了暴发户。暴发户身边除了小蜜还有什么?小弟!银联养活一群小弟——收单机构。
想象一下,银行和银联像官老爷,高高在上,不会主动拓生意。如果顾客都用现金付款,银联和银行赚不到钱,所以必须让顾客用POS机刷卡付款!!
并非每家商户愿意装POS机,因为装机和使用都要付费,装了还要收我手续费,我又不是傻子,太贵了。
于是,银联和银行找到央行,央行想出“支付牌照”这个东西。然后找来一帮民营企业说,弟兄们,赚钱时间到了,你们花点钱拿这个“支付牌照”,就可以上门推广POS机给商家了。
所以,这里的收单机构指持有“银行卡收单牌照”的民营企业,如拉卡拉、快钱和卡友等。
比如你在餐厅刷卡支付100元,餐厅支付1.25%的手续费,也就是1.25元。这1.25元按7:1:2的比例分给发卡行(工行)、清算机构(银联)和收单机构(卡友)。

正当银联和小蜜、小弟们饮酒作乐时,突然遭到两记重拳,被打倒在地。这两记重拳来自支付宝和微信。
2003年前,我们在淘宝买东西,主要采用线下同城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款两清。但这样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马云去找银联谈合作,说大哥咱们合作吧,我有用户你有技术,珠联璧合!可惜郎有情妾无意,银联爱搭不理马云。
马云怒了,我可是未来中国首富,你敢看不起我?于是绕过银联,直接和各银行谈,竟给谈成了,各银行给马云开通“快捷支付”接口。
2003年10月,淘宝推出支付宝,从此淘宝跨行支付变成这样:你在淘宝买100元商品,通过支付宝绑定工行卡支付,这100元付给支付宝的工行对公账户,然后支付宝从建行对公账户转给商家建行账户100元。可以看到,中间没有银联参与,这是银联挨的第一记重拳,掉了一颗牙齿——电商。

银联掉的第二颗牙齿是移动支付。2013年8月,微信推出“扫一扫”功能,依靠庞大用户,迅速把扫码支付变成生活常态。二维码是信息转码,微信用户信息变二维码,扫描加关注;商户银行账号信息变二维码,扫描即支付。于是,二维码应用迅速扩展到支付领域。
2014年3月,微信开放“微信支付”功能,扫码支付正式替代POS机刷卡支付。
让我们看刷卡支付和扫码支付各产生的手续费:
刷卡支付,商户缴纳6元,0.6%手续费(不同行业比例不同)。
扫码支付,商户只付3.8元,0.38%手续费,足足省一半。
不仅如此,微信和支付宝还对商户和用户补贴,2014年12月12日,支付宝正式向银联宣战,每单最高补贴20元,高调进军线下支付。
低手续费+补贴,二维码快速占领市场。面对二维码支付,银联选择的竟是NFC支付!
2013年,银联NFC手机支付产品商用。NFC支付是什么?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使手机和POS机等设备连接,实现支付,无需互联网。银联为何信任NFC?因为Apple Pay证明其可行,NFC可以放SIM卡实现,更符合运营商利益。
但NFC还是被二维码支付打败,因为:
1、大多数用户有摄像头,不是大多数手机有NFC模块,二维码支付用户端门槛更低;
2、商家支持NFC支付需升级POS机,二维码商家只需扫描枪一扫,二维码支付商家端门槛更低;
3、推广NFC支付需打通生态链,手机厂商、POS机厂商、运营商,需要打通的环节太多,而互联网公司效率远高于国企。
截至2016年底,使用NFC技术的银联云闪付用户仅2000万,是微信月活用户的2.5%,支付宝月活用户的4.4%。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银联在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排第三,占15.44%,次于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
银联在国内垄断一去不复返,在国外市场也被支付宝蚕食。支付宝已实现70个国家近10万商铺覆盖,与法国巴黎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合作。2016-2017年,支付宝行动频繁。
年收入130亿,净利润20亿的银联,面对年收入超1000亿,净利润超700亿的阿里巴巴,上演了一场郭敬明打姚明。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叫好,毕竟英雄打败了巨龙,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计划2017年IPO,估值750亿美元,Happy ending。
但如果你经常看欧美电影,就知道电影不是这样的。英雄打败巨龙后,自己变成巨龙,商业市场追求利润,利润的最高境界是垄断。
滴滴和Uber合并后,打车费用坐地涨价;Google退出中国后,留下的是百度竞价排名和莆田系广告。
让我们看看中国支付行业的未来。
支付宝占据支付龙头,垄断地位难以撼动。但垄断会带来哪些问题?
1、垄断地位会抬高手续费,虽然现在支付宝大力补贴,但补贴总有消失的时候,届时商户和消费者要承担高昂手续费;
2、数据垄断会影响创新,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支付宝垄断数据会抑制支付创新;
3、市场门槛过高会影响产业升级,支付宝的强大会挡住支付行业其他企业发展,延缓产业升级;
4、资本过度集中影响国家安全,支付巨头掌握的海量数据和资金令人忧虑。
所以,支付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开放和监管:
1、央行应开放银行卡清算权限,降低市场门槛,促进竞争;
2、应加强反垄断审查,防止支付行业再现BAT式垄断;
3、应加强支付数据使用监管,防止支付企业利用数据过度操控市场;
4、应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培育更多支付科技企业。
支付行业曾有过巨龙银联,现在有支付宝这头黑马,但黑马也会是未来的巨龙。未来,我们更需要的是开放的支付生态和良性竞争,而非某一家企业的垄断统治,这需要监管者和行业企业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