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的夏日报告
(来源:来咖智库)

作者 | 柴犬
编辑 | G3007
编者按:
如果说迪士尼乐园卖的是“一天忘我的童话”,环球影城卖的是“两小时好莱坞大片”,泡泡玛特乐园卖的就是“三分钟就能发一条朋友圈的开心”——短、轻、可复购,像极了一个无限拆封的隐藏款盲盒。
上一次逛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还是在2024年4月,樱花刚落,风里有甜味。
这个夏天第二次走进这个乐园,空气像煮过的糖浆,我和一大堆游客一起被倒进这条叫“泡泡街”的试管里,看它会不会“生态化反”。
入园后,首先要走过细长热闹的泡泡街,火遍全网的“ZIMOMO大首领之舞”的舞台,就在泡泡街的尽头,路上会渐次经过花花饮品店、POPsicle stand、美食补给站和华夫巴士。
我们入园时值傍晚,游人非常多,泡泡街商店和免费领取饮品的花花饮品店排队的人最多,其次是各类小游戏排队,再次是小吃部分排队的人较少,看来天气太热,大家都没什么食欲。
从游人的构成看,很多是家庭带着孩子出游,另外就是年轻人三两成群游玩。北京每到暑假都是热门旅游城市,泡泡城市乐园在其他城市也没有,随着IP大火,便成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打卡的一处景点。
作为二刷的普通游客,感觉到诸多的变化。
1、售卖产品的丰富度增加了,以前基本以潮玩周边为主,现在还增加了食品,例如潮玩手办形状的molly雪糕和dimoo雪糕,labubu形状的华夫饼也很受欢迎,还有大大的烤鸡翅。简单说去年只能买钥匙扣,今年连鸡翅都印上了Dimoo的脸。
2、有一些付费游戏的互动环节,但这部分是需要付费的,大概是30元/人次。很多小游戏前面都排了不少人,因为有可能赢得售价199左右的大抱枕或者奖品,不少人愿意去赌个运气。现场听到一个大哥说,“赔率1:6.6,比基金诚实多了。”
3、这次比较惊喜的是多了沉浸体验的游览环节,隐约嗅到了一丝丝文化的味道。名为“心愿之旅”的项目是室内的,冷气十足非常适合夏天,有多个大家耳熟能详的IP所搭建的场景,例如一大堆LABUBU在森林里做木工的场景就非常可爱,此处可以脑补一下“小怪物在锯木头”的场景,molly的展厅里还有交互(会动的油画、隐藏在油画里的门,等等)。因为我们是夜场游览,相对人比较少,基本没怎么排队就进入了展览区域。
4、园区里的老外,明显比去年多多了。
5、多了“ZIMOMO大首领之舞”的表演,但是单场的表演一共只有3分钟的时间,感觉比较短。台下的观众们倒是非常沉浸其中,一些男性观众大喊“ZIMOMO”的场面有点儿滑稽。表演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家应该都刷到过。
6、开辟出来了一片专门售卖甜点的区域,售价也都不贵,30元左右的价格,可以看到各类泡泡玛特IP的蛋糕,不过减肥的人就没资格吃了。
虽然从上市开始,泡泡玛特就是一家非常有争议的公司,但是我们一直都认为,它正在走向世界级消费品的路上。这次二刷乐园之后的感受,一句话总结,感觉可消费的品类更多了,可玩度也比去年有提升。
刚好在上一周,7月15日,泡泡玛特公布正面盈利预告。公司预期,今年前六个月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200%,预期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根据业绩预告,25H1收入增速大于200%所对应的收入是大于136.7亿元,集团溢利增速大于350%所对应的利润是大于43.4亿元。回看一下去年的数据,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超过了去年全年(130.4亿)。
虽然业绩预告发布之后股价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上涨,不过回顾整个Q2,公司的股价在上个季度已经上涨了超过30%。国海证券在最新的点评中指出,泡泡玛特IP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Q2发售的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全球爆火,英国、 美国、泰国等地均排长队抢购,欧美明星(如蕾哈娜、贝克汉姆等)纷纷带货。为应对关税影响,北美提价,利润率预计提升。之前一段时间,国内二手LABUBU遭到了爆炒,海关查获各种假货也都成为了热点新闻,LABUBU实在是有点儿太火了。
昨天王宁接受了《人民日报》的专访,他说在一个小的品类,也有可能诞生一家大企业。“我们有一个理念——尊重时间、尊重经营。在小事情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做到最好就都有机会。”
坦率说,我自己也玩过很多大型的乐园,迪斯尼对我而言显得有点儿低幼,感觉不如环球影城的主题乐园有意思,个人最喜欢的是东京华纳兄弟影城(Studio Tour Tokyo),是全球最大的室内哈利波特设施,涵盖了电影中几乎所有道具、服装、模型、场景(霍格沃茨大厅、邓布利多办公室、魔药教室等)的原景重现,还有极为大量的最初的设计人员的手稿,无论是建筑还是服装。整个园区给人的感觉是“震撼”,感觉进入了“哈利波特元宇宙”,不过一去就要肝一天,的确觉得非常辛苦。
但泡泡玛特乐园给我的感觉反而是比较轻松的,属于“轻量级”乐园。具体来说,距离近不需要较长时间的交通、玩起来不费劲也不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就算是偶尔约朋友来喝个下午茶,心情也是比较放松的,而不是“我要一大早出门,还要排队一整天,就为了玩儿遍所有的设施”。
当然,泡泡玛特乐园还是非常新的一个事物,仍旧有很多可以进步的空间。这次二刷感觉到园区还是非常小,如果不买东西很快就逛完了;在玩儿室内项目的时候会有解说旁白,但是考虑到很多老外也会来玩,仅仅只有中文肯定是不够的,各类引导和解说,以及故事的配音要考虑这些人的感受。
泡泡玛特这家公司一直在变化,总是在不断调整产品以找到最适合自己品牌和用户的模式。尤其事乐园,如果说第一次逛的感受是“进入一个巨大卖场”,二刷感到可玩儿性比去年有提升——多了小游戏,多了展厅的沉浸式体验,也多了更多品类的甜点可供挑选。在官方的介绍里,还有双人下午茶套餐,在特殊的日子,也可以偶尔来奢侈一把。
走出闸机前,我又回头看了一眼“ZIMOMO大首领之舞”的舞台。音乐停了,灯光还亮着,三分钟的狂欢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可正是这种“轻”,反而让我愿意再来:不用攻略、不用暴走、不用在过山车上怀疑人生,只要30块钱就能咬一口Molly脸型的雪糕,或在冷气十足的展厅里拍一张会动的油画。
泡泡玛特对于乐园,显然还没想好要讲一个多么宏大的故事,但它至少把“小确幸”做成了可以反复消费的商品。乐园依旧袖珍、依旧嘈杂,也依旧在不断升级——就像它手里的那些盲盒,你明知道大概率拆不到隐藏款,却总忍不住再试一次。
如果下次有朋友问我值不值得来,我想我会说:别带着迪士尼或环球的期待,把它当成城市角落里一间会旋转的甜品店,你可能就能尝到最甜的、也最轻盈的那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