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微信支付未被打压,真相竟如此惊人!(微信支付 信用卡)

金融网 2024-07-28

# 微信支付辟谣被要求降低市场份额#

“微信支付被要求降低市场份额”传了一年多,终于在昨天被官宣打压了。

微信官方辟谣平台发布声明称: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关方面要求微信支付降低其在支付市场的份额’,相关说法纯属无中生有、恶意捏造,我们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腾讯微信始终坚持公平的竞争原则,在与各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中,从未有任何形式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下好了,谣言不攻自破。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正在和朋友吃火锅。

我问她:“如果真的有要求你降低市场份额,你会怎么办?”

她说,“那还用说,肯定不干啊。

微信支付作为国内移动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之一,如果真的被要求降低市场份额,那么对普通用户和商家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利空。

被“逼降”的鹅厂

去年12月份就有消息称,有关部门对腾讯旗下的腾讯控股和腾讯金融展开调查,主要原因是涉嫌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挤竞争对手,损害竞争秩序。

据悉,这次监管部门主要关注的问题是腾讯控股收购中国音乐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音乐”)后对市场的影响。

此外,还有消息称相关部门约谈了腾讯控股的相关负责人。

不过据《南华早报》报道,腾讯控股表示不知道有关该项调查的任何信息,并强调其一直遵守内地与香港的所有法律法规。

到了今年3月,又有多家媒体爆料称,根据一份由商务部下发的文件显示,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在内的几家大型科技企业正在接受相关部门指导,以确保它们在中国市场上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但就在最近,这份网传长达15页的文件被曝光系伪造。

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鹅厂确实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说到底还是风评被害。

因为即使真的如网传所说受到了某种打压要求,鹅厂也不可能答应。

毕竟鹅厂的核心实力就在这里放着,如果放下身段主动示弱,那就真输了。

鹅厂意在何方?

其实一直以来,腾讯都没把自家的流量当成私产——尽管它的确生产了很多让人上瘾的产品,但始终把大部分流量导流到其他产品和服务上面。

比如腾讯视频、微视、QQ音乐等等。

根据腾讯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全年,腾讯在线广告业务的收入为458.6亿元,同比增长7%;社交广告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2%。

而财报还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腾讯生态平台共拥有超过250亿月活用户,生态参与者超过200万个。

也就是说即便把相当一部分流量截留在自家体系内之后,腾讯依然能够借助庞大的用户数量实现稳健增长。

而当这些服务开始产生商业价值的时候,腾讯也没有忘记帮助其他应用一把。

据公开报道,微信开放平台于2017年进行了一次分层调整:

一方面将公众号的内容类目进行细化;另一方面针对电商、生活服务、工具等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能力支持。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使用需求来精准地供给流量,再通过小程序等手段把这些流量变现。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说是鹅厂在“喂养”其他公司和个人,不如说是共同把蛋糕做大——毕竟三言两语的虚假消息很容易就能挑起事端,但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却能带来巨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