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收款码支持翼支付APP扫码支付,平台破界加速支付互通互联进程(微信 苹果支付 限制)
原标题:微信支付收款码支持翼支付APP扫码支付,平台破界加速支付互通互联进程
近期,有用户发现微信支付已支持翼支付APP扫码,使用翼支付APP扫一扫功能,扫描微信支付个人收款码,就能完成付款。
有支付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微信支付支持翼支付APP扫码是支付行业互联互通的体现,互联互通有助于落实监管倡导,这一动作作为支付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的又一次开放性探索,传递出支付行业互联互通的良性信号,将为数字经济生态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而支付互联互通的下一阶段,更多将是商业因素的考量。
支付互联互通新进展,传递良性信号
通过对支付流程进行进一步实测,打开翼支付APP使用扫一扫功能,扫描微信支付个人收款码就能完成支付。在支付时用户可以选择已绑定的银行卡或余额两种支付方式。
此前微信支付已完成与网联的系统对接和技术验证,翼支付与微信支付本次合作实现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正在通过网联通道支持实现。据悉,各方将在相关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探索更多场景的开放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翼支付APP为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的新消费平台,突出“科技感,方便快捷”,强化上下游商家及用户产品体验,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目前,翼支付商城已对接引入52家央企、超7.6万款央企精品,上架超400个品牌地方名特优,2023年新消费交易额超627亿元。2022年以来翼支付消费券已在30省116地市落地,累计发放消费券1374万张,发放金额8.6亿元, 拉动交易额 23.6亿元。
微信支付方面,目前已支持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在内的近30家银行以及多家机构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用户可使用上述机构APP扫描微信支付个人收款码完成支付。
涉及此次联动,有支付行业研究人士认为,这是支付互联互通的又一项进展,传递了互通的良性信号。在业内看来,这是支付机构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方面的又一次动作。
尽管目前“一码通用”尚未实现,但平台之间的主动探索从未止步。翼支付依托中国电信运营商优势及合作央企资源,用户基数大、粘性高,拥有海量的消费场景,近年来在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实质进展。早在2021年,翼支付就与中国银联逐步打通条码支付环节,用户使用翼支付APP在银联合作商户消费支付时,可直接使用“银联付款码”完成支付。根据支付宝2022年12月公布的互联互通推进进展显示,翼支付与支付宝双方已完成开放合作,翼支付用户可扫描“支付宝商家付款码”完成支付。2022年双十一期间,淘宝消费使用翼支付付款,成为用户购物时新的支付选项之一。
本次微信支付支持翼支付APP扫码,将有助于支付平台打通壁垒破界发展,让支付行业距离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再近一步。
业内专业人士指出,当下移动支付市场已经相对稳定,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互联互通虽没有带给市场颠覆性变化,比如用户使用频率和支付入口的改变,但确实能够减少支付行业的资源浪费,提高消费者的支付便利度。
对于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未来,专业人士表示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需要业内各家机构及从业者共同参与和引导,其中涉及的线上线下模式选择、技术、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商讨和应对。互联互通是互联网整体开放的趋势,支付是其中的基础工具之一,预计未来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顺应开放发展趋势,更关注商业考量
为何要促进支付互联互通呢?
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演变发展的趋势要求,分享、连接和开放是数字经济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础。支付是生态型互联网巨头非常重要的基础业务之一,基于支付的高频和金融属性,其商业价值、数据价值和用户价值都非常高,已经成为各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标配。
此前几家互联网巨头在支付方式上的排他性比较普遍,为建立开放公平,便利消费者的市场环境,2021年起,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开始实质性推进,当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线上支付、条码支付等领域向银联云闪付开放,标志着支付互联互通的明显进展。
当下移动支付市场已经相对稳定,互联互通虽没有带给市场颠覆性变化,比如用户使用频率和支付入口的改变,但确实能够减少支付行业的资源浪费,提高消费者的支付便利度。
支付的互联互通已经处于即将完成的阶段,两家支付巨头去年就已和清算机构以及银行完成互联互通,其他移动支付机构要想拿到两大平台的码牌接口,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难题,主要还是看如何分润以及自身账户端APP是否还有用户留存,商业上的考量会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