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预付卡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云闪付怎么查看完整卡号)

为人所 2024-05-17

随着金融科技在支付领域的快速推进,账基支付以其方便、快捷、多场景应用的体验优势逐渐替代卡基支付,预付卡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进入低迷期,多用途预付卡机构面临较大转型压力。

5月25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2022年度支付清算行业总量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预付卡发行业务规模为218.10亿元,同比减少16.11%;交易业务规模为474.98亿元,同比减少13.43%;特约商户数量为7.79万家,同比减少10.14%。

受网络支付替代,多用途预付卡需求日渐萎缩。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与支付的进一步融合,网络支付以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优势迅猛发展,“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已成为主流,网络支付在应用场景及功能方面已涵盖并优于多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正在被快速替代。

应用场景方面,网络支付已经从线上电商领域,向线下各类支付场景快速扩展。支付场景从超市、餐饮、药店等传统行业,逐步延伸到医院、交通等场景,涵盖人们生活中各种支付需求。而我国现行监管制度规定,多用途预付卡只能用于实体特约商户以及限定情形下的网络支付渠道,受客户范围束缚,拓展空间受到限制。

在功能方面,支付账户可以消费、转账、购买理财产品、提现,涵盖多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市场需求萎缩。近年来网络支付业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互联网支付趋于平稳,移动支付呈井喷式上升,2019年移动支付业务笔数达7066.07亿笔,是2016年交易量的17.73倍,是同期预付卡交易量的55倍。2017年移动支付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73.1%,与2016年的48.4%相比,移动支付业务的比重大幅提升,移动支付业务对互联网支付业务替代效应显著;2018-2019年,网络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对预付卡业务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加大,预付卡发行业务量在2017年达到最高点后,便开始持续下跌。(备注:网络支付含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话支付和固定电话支付。目前,数字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发展空间小,本文网络支付仅包含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

多用途预付卡满足小额、快捷、便民支付需求的优势弱化。2019年,全国第三方支付四类业务(备注:第三方支付四类业务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受理、银行卡收单。数字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发展空间小,未纳入统计)。根据2018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行业运行报告》和2019-2020年《中国支付产业年报》公开数据显示,笔均交易金额连续三年下降,其中,互联网支付业务笔均金额为759.96元,较2017年下降41.44元;移动支付业务笔均金额为360.21元,较2017年下降79.1元;银行卡收单业务笔均金额为525.92元,较2017年下降255.95元;预付卡受理业务笔均为84.56元,较2017年下降30.01元。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笔均受理金额年均下降率分别为4.51%、17.75%、35.62%、24.17%。随着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的全线推进,“云闪付”等条码支付因方便快捷受到青睐,覆盖的场景也越来越多,银行卡收单向小额支付领域渗透,预付卡小额便民的优势弱化。